ASOIM 閱讀策略--提升閱讀效果的利器

ASOIM 閱讀策略--提升閱讀效果的利器閱讀是成長過程中極重要的一環。閱讀能力好,閱讀效果就好,知識就豐富,終生受用無窮。針對閱讀,臺灣師範大學張國恩教授和宋曜廷教授提出「ASOIM 閱讀策略模型」,內容包括專注(attending)、選擇(selecting)、組織(organizing)、整合(integrating)、監控(monitoring)等五大策略,同時又發展出評量閱讀成效的「閱讀策略表現測驗」與「閱讀策略覺察量表」,並以潛在的語意分析(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LSA)技術開發出摘要評量機制。

這些研究成果均有利於閱讀與網路應用的發展,而 ASOIM 閱讀策略也已應用在我國國小五、六年級的網路化閱讀教學。

11 周就有顯著成效

ASOIM 的五大策略中各有許多操作方法。例如練習專注力時可以自我提問:「文章中的主角是誰,在談些什麼事,在哪裡發生…」;或做偵錯練習,藉以探查文章內容是否前後矛盾。練習選擇力時,可採用劃重點、閱讀概念圖等方法,掌握文章概要。練習組織力時,可透過文句重組、概念圖填充等方法,培養組織文章概要的能力。練習整合力時,繪製概念圖、做文章摘要、做文章內容聯想等方法,可協助整合文章內容或做新舊知識的連結。練習監控力時,自問自答、別人問自己答,或完成閱讀後重述文章概要等,可了解閱讀成效如何。

「閱讀策略表現測驗」是在了解:閱讀者對於標示重點、繪製概念圖之類的閱讀策略,究竟能表現出多少。使用「閱讀策略覺察量表」是在了解:閱讀者在閱讀時是否覺察到,可以透過查字典、請教別人等不同策略來提升閱讀成效。潛在語意分析技術則是一種協助教師「為學生的摘要或心得做評估時」的評量系統。曾有 130 位國小六年級學生接受 ASOIM 實驗,經 11 周後發現,學生們在文章的閱讀理解與內容摘要的發展上,成效顯著。

源自 SOI 閱讀策略模型

ASOIM 的設計,源自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校區梅爾(Richard E. Mayer)教授在 1996 年提出的 SOI 閱讀策略模型。SOI 只包括選擇、組織和整合三個步驟。一般來說,看不懂文章的人有可能不知道重點在哪裡,或是知道概念不知道如何組織,或無法令舊知識與文章裡的新知識連結。梅爾認為,SOI 閱讀策略可以驗證閱讀者的問題出在哪裡,只要針對較弱部分加以訓練,閱讀能力就會進步。

唯從認知上看,大腦接收外界訊息時會先選擇,再把訊息送入短期記憶,經過組織、與舊知識整合等過程後,再送入長期記憶,如果要達事半功倍效果,必須有良好的專注力。師大研究團隊認為,接收訊息時的專注力及操作方法的準確度,對閱讀效果的影響也很大,因此增加專注與監控兩個策略,建構成 ASOIM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