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包括電腦與通訊)、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 BT)及奈米科技(Nanotechnology, NT)等三T,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三大科技。所謂的奈米科技,簡單地說,就是微小化的科技,利用微製程技術製造粒子極小的材料及微形器械為人類所用。如果說資訊科技縮短了時間與空間,生物科技改變了生物體的本質,那麼奈米技術可以說是提供兩大技術發展最精細的工具。
一九八二年,IBM 蘇黎世實驗室賓尼格(G. Binnig)與羅爾(H. Rohrer) 博士共同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具奈米表面分析儀:掃描穿隧式顯微鏡(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TM),利用探針與樣品間的隧道電流變化,人類第一次能夠進行原子層級的觀察,甚至還可以利用 STM 探針與樣品間的作用力,誘導原子或分子移動,兩人更因此獲得一九八六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隨著 STM 的發明,開啟了奈米研究的新時代。
奈米效應
表面效應:當材料粒子縮小到奈米等級,原材料的性質發生改變,或是出現原本沒有的性質,這個現象就是所謂的奈米效應。例如,當導電的銅粒子縮小到某一奈米尺度時就不再導電;原本惰性的金,在奈米尺度下可以當作非常好的催化劑等。
當粒子尺寸縮小,表面原子數與總原子數的比急速增加,使得表面能增加,讓奈米粒子具有很高的活性。如果以高倍電子顯微鏡觀察金的奈米粒子,會發現表面原子彷彿進入一種「沸騰」狀態,粒子並沒有固定的形態或結構,性質非常不穩定。由於這個原因,即使在平常狀態下呈現惰性的金,甚至可以用來當作催化劑使用,與原本的性質截然不同。當材料粒子變小,比表面積(表面積/體積)相對地增加,而比表面積增加會引發物質化學活性、光學、熱性質等的改變,這就是所謂奈米粒子的表面效應。
量子尺寸效應:由於奈米粒子顆粒很小,每個粒子內包含的原子數目有限,許多現象與擁有大量原子的一般粒子不同。六○年代,日本東京大學久保(Ryogo Kubo)教授提出著名的久保理論,認為金屬奈米粒子費米能階(Fermi level,絕對零度時電子占據的最高能階)附近的電子能階,會由連續狀態變為不連續的獨立能階。費米面附近的電子能階之間的距離,與金屬粒子直徑的三次方成反比。
宏觀物體可視為包含無限個原子,也就是說電子總數趨近無限大,這時能階間距為零,能階呈連續態。但在奈米粒子中,電子數有限,就會產生能階間距,能階呈不連續狀態。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曾經觀察到,隨著硒化鎘(CdSe)粒子變小,能隙加寬,螢光顏色會有從紅轉綠、再轉為藍的藍位移現象。另外,金屬粒子隨著粒徑減小,能階間隔增大,甚至會使原本是導體的金屬變為絕緣體。
由於粒子顆粒小、體積小、包含原子少而產生的材料性質變化,我們稱作奈米粒子的體積效應。這時能階隨著粒徑變化、能隙或能帶改變,我們稱做量子尺寸效應(quantum size effect, QSE)。奈米粒子具有的特殊性質,會大為增加材料的利用性,這也是奈米材料吸引人的地方。
奈米材料
奈米材料的製造,可以說開始於一九八四年德國格萊特(H. Gleiter)教授。據說他有一次在沙漠中開車,在空曠寂靜的環境中,開始構思如何製造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經過不斷的試驗,最後,他利用金屬蒸氣沈積製造出奈米顆粒,再把奈米粒子以高壓壓製成緻密的奈米塊材。
九○年代,奈米材料開始被廣泛地研究,不斷有新的奈米材料合成出來。從已往的歷史來看,材料的開發與應用通常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關鍵,文明史也有直接以材料的運用來劃分的,如石器時代與銅器時代。預料奈米材料會在人類文明發展中,寫下另一個「奈米時代」。
一九九○年七月,第一屆國際奈米科學與技術會議在巴爾的摩舉行,奈米科技正式成為一項新的研究學門,其中奈米材料的製作,是奈米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環。所謂的奈米材料,至少必須在一個維度上符合小於一百奈米的條件。奈米材料的種類相當多,包含了金屬奈米材料、半導體奈米材料、結構奈米陶瓷、奈米高分子材料等「工程奈米材料」,以及應用在生物體的生物螢光體(biophosphor) 等「生物奈米材料」。
這些奈米材料不但在基礎科學研究上開發了許多新領域,更因為具有異於尋常的性質及應用潛力,引起極大的重視。尤其是結合二十一世紀兩項重要技術,奈米與生物科技的生物奈米材料,更顯重要。其中一種生物螢光體,具有多種用途,相當受到化學家及材料學家、物理學家的注意。這類生物螢光體有以下的新穎應用。
標定式光動力療法:科學家把特殊設計的奈米生物螢光體(或螢光感光劑),塞入中間具有孔洞的籠狀分子(molecular cage,分子籠),然後接上具有「導航」能力的抗體蛋白質。利用抗體可以尋找抗原的特性,引導螢光感光劑到達病變細胞,再利用雷射光照射,誘發螢光體放光,藉此標定病變區域。一旦醫生發現病變細胞,再改用另一波長的雷射光照射,讓螢光感光劑發生光化學反應產生一種毒性分子,破壞細胞機能或殺死細胞。
與傳統光動力療法相比,這項技術最大的特點,是可以準確地標定病變區域、找出病灶,以及減少昂貴的螢光感光劑的用量。由於只有病變細胞會結合螢光感光劑,所以利用感光劑產生毒性分子只會殺死病變細胞,不會損害周圍正常組織。
目前科學家已經掌握螢光感光劑技術,未來將從合成粒徑均勻的奈米螢光感光劑、增進螢光體分子與分子籠和抗體的結合等方面著手,提高治療效果。雖然這項技術還在初期發展階段,但這項新穎療法可以大幅減低診治費用,並且可以選擇性地殺死病變細胞,將來可望造福大眾,為病患帶來新希望。
子宮頸癌整合式篩檢:傳統子宮頸癌抹片檢查,必須採取病變細胞。但是在癌症初期,病變細胞沒有脫落或是不會脫落,往往會造成偽陰性的健康假象,因而延誤就醫,失去早期治療的效果。美國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一九九八年底核准一種新穎的螢光檢測法,先在子宮頸及周圍塗抹稀醋酸,再利用以化學發光原理製作成的螢光檢測棒檢查。由於病變細胞會與稀醋酸產生反應,因此病變區域在螢光的照射下會產生白斑,兩分鐘就可以完成檢查。
這項檢測可以大為提高癌症初期的檢出率,許多醫療院所都在大力推廣。螢光檢測最重要的部分,是檢測用的螢光棒,螢光棒內填充一種可以用化學反應產生的能量來激發的螢光物質。這類螢光物質相當昂貴,科學家們希望利用奈米技術,以目前已經開發成功的藍白光螢光體為基礎,合成具有高亮度、長發光時間的奈米螢光體顆粒,藉以減少螢光體的用量,降低成本及檢查費用,讓這項檢驗技術更普及,使更多的婦女受惠。
螢光生物晶片:生物晶片(這裏指 DNA 晶片)是把探針附著在基材上,利用探針與去氧核醣核酸(DNA)互補雜交的特性,來檢測特殊的 DNA 片段。它可以用來檢測疾病、縮短新藥開發時程等等,是一種功能強大的 DNA 分析工具。我們利用一種可以發光的有機金屬奈米螢光體(也就是所謂的螢光阻斷分子)當作探針(註:一般的 DNA 晶片探針是單股的 DNA),與待測 DNA 反應,反應前後探針的螢光會發生變化,利用螢光的變化,就可以偵測出特殊的 DNA 片段。
碳奈米管
一九九一年日本電氣(NEC)公司飯島澄男(Sumio Iijima)無意間以電弧蒸發發現碳奈米管(carbon nanotube)。一九九三年,科學家發現在石墨電極中加入鈷等金屬,就能製造出單層碳奈米管。一九九六年理查‧司莫利(Richard E. Smalley)等人,則利用石墨雷射蒸發法製造出直徑一致的碳奈米管,司莫利特別把集結成束的碳奈米管稱為 「奈米繩索」。
所謂碳奈米管(也有人把它叫做奈米碳管),就是把原本是平面結構的石墨捲成管狀,形成一種直徑小於數十奈米的圓筒形碳材料,不同的捲曲方式,會讓碳奈米管呈現金屬或半導體等不同的性質。碳奈米管最大的特色,在於它的性質穩定,具有高強度、高彈性、熱傳導性、導電性等等。例如碳奈米管的熱傳導性,幾乎與鑽石一樣,如果能夠拿來做為電路,可以在緊密的空間內,把產生的高熱量有效地排出。另外,碳奈米管的超強彈性,使得它彎曲 90 度都不會折斷。
碳奈米管可能的應用,包括製造顯示器(例如場發射式顯示器)、飛機或太空梭的複合材料、電池、超高速電腦晶片、超導材料等。碳奈米管的專業應用正大規模地成長,等到量產問題能夠克服,價格降低之後,碳奈米管極可能成為繼矽之後,尖端產業的骨幹材料。一九九六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理查‧司莫利,在頒獎典禮上,不是談讓他獲獎的碳 60,而是大談碳奈米管。碳奈米管的魅力,由此可見一般。
目前全世界至少有超過二百個以上的學術單位或研究機構,正在從事碳奈米管的研究。以專利分布來分析,目前碳奈米管技術仍以美國及日本為主。我國進行碳奈米管研發,可以從碳奈米管應用著手,例如開發新穎碳奈米管場發射式顯示器等。我們設計了一種新穎的顯示器模組,以國內既有的螢光體材料技術為基礎,製作奈米級導電性螢光體,再將奈米螢光體粒子植入碳奈米管,從另一端通電流激發螢光體發光。
奈米製程
奈米材料依據材料型態可以分為奈米塊材、粉體及奈米薄膜,其中奈米粉體的製備發展較快、也較成熟。製備奈米材料的方法相當多,分為化學方法及物理方法兩類。顧名思義,化學方法是利用化學方法,物理方法則是利用物理原理來製造奈米材料。
水熱法:所謂的水熱法,就是利用水為介質,外加適當的溫度,在密閉的反應器內產生壓力,進行反應。利用水熱法製作化合物的步驟,是先把反應物與水放入反應器內,再把反應器旋緊、密閉後,放入加熱爐中反應。反應後過濾取出產物,再清洗烘乾即可。水熱法製造三元金屬氧化物的反應機制,至少有兩種,一種是酸鹼反應,另一種是利用凝膠原理。酸鹼反應的機制,是用有機金屬化合物做為起始物,先水解為帶負電荷的氫氧化物,再與另外的金屬陽離子中和、生成產物。凝膠法則是把有機金屬化合物水解,再與另一個金屬氫氧化物反應形成凝膠,最後排除水分子、生成產物。
有些物質對水敏感或是在水溶液中性質不穩定,不適合在水溶液中反應,這時可以改用其他有機溶劑當作介質,這就是所謂的溶劑熱合成法。例如可以用苯當溶劑合成出大約 30 奈米大小的氮化鎵(GaN)晶粒。利用有機溶劑當作介質,可以大為增加水熱法的應用範圍,有時候也可以依實驗需求,同時使用兩種有機溶劑或是改變溶劑的極性,來製備奈米材料。
微乳液法:所謂微乳液,是指一種液體藉由界面活性劑的作用,均勻分散在另一種液體內,形成熱力學穩定的澄清溶液。微乳液分散相的微滴直徑通常小於一百奈米,因此微乳液法可以用來合成奈米粒子。
機械研磨法:把材料粒子以機械研磨成奈米顆粒(物理法),這方法操作簡單、成本低,但容易有粒徑分布不均的問題產生,且並非所有奈米材料都能用機械研磨製得。
蒸發沈積法:在真空或惰性氣體環境中,把樣品蒸發後,再讓氣態粒子沈積,以得到奈米粒子。不同的蒸發方式(電子槍、直接加熱等)、溫度,或是使用氣體的種類及壓力,都可能影響奈米粒子的大小。格萊特教授當年就是用類似的方法製作出奈米粒子,目前也有法國科學家,利用電子槍蒸鍍製作光放大器薄膜。
共沈澱法:在含有各種產物離子的溶液中加入沈澱劑,使產物直接從溶液中析出、分離,例如可利用這方法製備鈦酸鋇、鈦酸鉛及氧化鋯等奈米粉體。
溶膠—凝膠法:把反應物(例如金屬鹽類、有機酸、多元醇)溶解在溶濟中,經溶膠、凝膠等過程,再以低溫熱處理,即可製備奈米粒子。
奈米在臺灣
過去幾年,國內半導體產業蓬勃發展,躋身世界大國,為臺灣帶來另一項經濟奇蹟。下一個臺灣的重點科技產業,則非奈米科技及生物科技莫屬。政府各單位相繼投入研發經費,選定奈米材料、奈米電子、奈米機械及奈米生技等四大應用領域發展,並且積極推動石化、鋼鐵等傳統產業奈米化的目標。
除此之外,為了倡導基礎研究,國科會也積極規劃、整合大型研究計劃,各大學院校也相繼成立奈米研究中心,從事相關研究。雖然國內的奈米研究起步較晚,仍在初期發展階段,基礎理論及實驗技術都有待建立,但是,國內微製程技術已有相當雄厚的基礎,加上物理、化學等人才不虞匱乏,發展奈米科技將有極大遠景。
中國大陸這幾年積極推動奈米研究,召開奈米學術會議,成立專門組織,在奈米技術的研究上已有相當程度的基礎。一九九三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已經可以成功地操縱原子,排列出「中國」兩個字以及中國地圖。目前,世界各國都已相繼投入大量資源,並且積極布建相關專利地圖,奈米科技競爭激烈可期。
我國奈米科技的發展方向,可以考慮與生物科技結合,針對生物科技的應用,採取重點式的發展。未來的發展方向包括:
奈米生技製藥:某些藥物人體不易吸收,奈米藥物可望提高藥物吸收率,減少用藥、增進療效。此外,可以結合中草藥開發,發展奈米新藥。
奈米醫療技術:利用奈米技術開發醫療器具、檢驗工具或療法,並可以針對國人易患疾病做深入的研發。
奈米生醫材料:開發生物應用奈米材料,例如可以用來做為生物晶片探針,或是光動力療法的生物螢光體等等。
奈米科技的出現,如同另一次的工業革命,將促使科技邁向另一個進程。雖然到目前為止,奈米科技還沒有劃時代的突破性進展,但是,隨著人類使用器械的微型化趨勢,以及奈米材料的特殊性能表現,我們可以預見奈米科技的蓬勃前景,可以確信奈米科技絕對是下一波科技產業的新潮流。
註:
奈米(10-9 m)也有人說 「毫微米」,「毫」代表千分之一(10-3),「微」代表百萬分之一(10-6),「毫微米」 就是十億分之一公尺(10-9 m)。至於「奈米」,單純是原文「nanometer」的音譯。另外,中國大陸喜歡叫「納米」,臺灣則用「奈米」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