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彈研發的始末

原子彈研發的始末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科學界全力配合戰局的發展投入核武器的研發,揭開核武競賽的序幕。1945 年原子彈在廣島、長崎上空爆炸,終結了數十萬人命,堪稱歷史上最大的一次人為浩劫。距大戰結束已屆 61 年的今日,回顧這場核武發展的歷史過程,帶給人類無限的省思與啟示,也留下無盡的爭議。本文依原子核的基本認識、原子彈的原理及研發經過等3方面,介紹原子彈發展的始末。

原子核的基本認識

原子是由原子核及核外電子所組成,而原子核又由質子與中子所組成。質子與中子統稱核子,質子帶正電,中子則不帶電,一個原子的原子核內質子的數目和核外電子的數目相等,這數目稱為這原子的原子序。因為核外電子的結構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所以原子序決定它是哪一種元素,以及在化學周期表上的位置。

原子核中質子與中子的總數稱為質量數。原子核的符號是在元素符號的左下角註明原子序,在右上角註明質量數,如92U235代表質量數是 235 的鈾原子核。若兩原子的原子序相同,但質量數不同(原子核內所含的中子數目不等)時,我們稱這兩種原子為同位素。同位素的化學性質相同,位於周期表上的同一位置,若僅用化學方法是難以把同位素分離開的。

原子核內的質子都帶正電,為什麼這些質子集中在非常小的空間內,卻不會因電的排斥力而分散?其原因是,原子核內任何兩個核子之間,當距離小於原子核的半徑(約 10?15 公尺)時,尚有另一種稱為核力的相互吸引力。核力是一種非常強大的短程作用力,相吸的核力遠較相斥的電力為強,使質子和中子能聚集成穩定的原子核。由於核子間的核力遠大於核外電子之間的電磁力,因此核反應所釋放的核能,就比一般化學反應所釋出的化學能大上數百萬倍,核能的威力實在大得驚人。

自然界有些元素的原子核結構天生就不穩定,會自發性地放射出微小的 α 或 β 質點,而蛻變成另一種元素,或者放射出 γ 輻射線。α、β 或 γ 射線對生物都具殺傷力。

我們也可用人工方法,以微小而快速的粒子為射彈,去撞擊原子核,使它因為受到刺激而轉變成另一種原子核,這種方法稱為「人工蛻變」。例如西元 1919 年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1908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被稱為近代物理之父或核子物理之父)首次以 α 粒子撞擊氮原子,而產生質子及氧原子核。所有自然蛻變與人工蛻變統稱為原子核反應,任何一種核反應前後,原子序總合不變,質量數的總合也不變。利用核反應可把某一元素轉變為另一元素,雖然人類「點石成金」的夢想還未能實現,但在努力的方向上已露出曙光。

核分裂與連鎖反應

在核反應中有一類反應受到科學家極大的重視,稱為核分裂。1930 年代初期,義大利物理學家安瑞可.費米(Enrico Fermi, 1901-1954)首次發現一個鈾原子核受中子撞擊後,會分裂成兩個大小相差不多的原子核,他也因為這項發現而於 1938 年獲頒諾貝爾獎。西元 1939 年,德國科學家哈恩(Otto Hahn)以中子撞擊鈾 235(U235)原子核,發現它不僅會分裂,同時還會產生 2 ~ 3 個中子。

關於 U235 的核分裂反應有兩項重要發現,其中之一是原子核分裂時,會放出巨大的能量,這能量源自核分裂後的總質量小於分裂前的總質量,這些減少的質量便轉化為能量釋放出來。這一事實與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中,質量與能量是可相互轉換的道理相呼應。質能互換的公式是:E = mc2式中 E 是能量,m 是質量,c 是光的速度。按這公式計算,一公克質量的減少可產生的能量是 9 × 1013 焦耳,相當於燃燒三百萬公斤煤所放出來的熱,也相當於二千五百萬度的電能,這電能足以供給三千五百用戶一年內的電力需求。經測量,一個鈾 235 原子的核分裂反應所放出的能量是 3.2 × 10?11 焦耳,依此估算,若一莫耳的鈾原子(6 × 1023 個鈾原子共 235 公克)都分裂時,可得到 1.93 × 1013 焦耳能量,這能量相當於四、五千噸黃色炸藥爆炸的威力。

若比較核分裂與燃燒反應,更能體會核分裂所產生的驚人威力。以甲烷為主要成分的天然氣燃燒為例,燃燒一莫耳的甲烷僅可產生 213 千卡的熱能,約 9 × 105 焦耳,而一莫耳的鈾原子分裂所產生的能量是它的千萬倍。

另一重要發現是一個鈾 235 的原子核受中子撞擊而分裂後,會產生 2 ~ 3 個中子。在一塊鈾材料中,如果能使第一梯次分裂出來的中子再撞擊其他鈾原子核,引發第二梯次核分裂,便可產生更多的中子,又可利用這些中子再引發另一梯次更多的核分裂。如此下去,則每梯次核分裂的規模就呈指數函數增加,可持續到所有鈾 235 耗盡為止,我們稱這一系列連續性的反應為連鎖反應。

連鎖反應蔓延的速度非常快,一塊幾公斤的鈾原料在百萬分之一秒內便可反應殆盡,瞬間產生數百萬度的高溫與高達數十萬個大氣壓的壓力,其威力形同一場毀滅性的爆炸。

核料製造武器的條件

要把鈾 235 的核分裂連鎖反應應用到武器的製造上,有兩項基本的條件必須滿足。第一個條件是須採用高純度鈾 235 為核燃料,純度越高,則每梯次核分裂所產生的中子越不會被雜質吸收,中子撞擊到鈾 235 的機會便越大,就可產生蔓延較快的連鎖反應。

另一個重要的條件是所用鈾料的量必須大於臨界質量,如果小於臨界質量,鈾料的體積不夠大,則中子在其行進路徑上,尚未撞到任何鈾 235 原子核之前就已逸出鈾料的邊界之外,而沒有足夠數量的中子可引發連鎖反應,每梯次核分裂所產生的中子數會逐漸減少,分裂反應的次數也跟著逐漸降低,終至「熄火」。若鈾料大於臨界質量,則每梯次核反應的次數會逐次增加,連鎖反應便可發生。

1942 年費米在芝加哥大學組成一研究團隊,這個團隊深信把足夠的鈾放在一起,並控制在適當的條件下,應該可以產生持續不斷的核分裂反應。於是他們利用芝加哥大學斯特格體育場西側看台下的手球場,設計與安裝了一座核反應爐,經過無數次的實驗,在 1942 年 12 月 2 日,核反應爐終於持續了 28 分鐘的連鎖核反應。這是一項劃時代的實驗,它的成功象徵核能時代的來臨。

原子彈核料的提煉

製造原子彈的最大難題在於核料的取得,已知可以產生連鎖核分裂反應的核料有鈾 235 與鈽 239 等元素。就鈾235的取得而言,令人洩氣的是,在自然界的鈾礦中,只有 0.7% 是鈾 235,其餘是鈾 238。由於鈾 238 只會吸收中子而不會造成核分裂,因此鈾 238 的存在有礙鈾 235 連鎖反應的進行。若要使大規模核分裂發生,必須自鈾礦提煉出高純度的鈾 235。

以核能發電廠所需的鈾燃料為例,鈾 235 的濃度須提高到 3 ~ 5%,至於原子彈所需的核料,鈾 235 的濃度更須提高到 90% 以上。兩者對濃度的要求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是因為原子彈是要把能量瞬間釋放出來,以造成巨大的破壞力。而核能發電廠的要求是讓能量在掌握下,以穩定的速率緩慢釋放,才能配合用戶的需求。因為兩者的要求不同,所需的純度也就不同。

要從天然的鈾礦把鈾 235 的純度提高到 90% 以上,可是個極為困難的挑戰。因為鈾 235 與鈾 238 都屬同一種元素,兩者化學性質完全相同,因此無法以化學方法加以分開。欲大量提煉只得靠兩同位素在質量上的差異,利用物理的方法來分開鈾 235 與 238。

常用的分離過程是先使鈾礦與氟反應,生成氣態的六氟化鈾(UF6),再利用這兩種同位素的 UF6 氣體因質量不同所導致的擴散速率差異,把氣態六氟化鈾區隔成鈾 235 含量較多與較少的兩部分。分別取出純度不同的這兩部分後,再就每一部分進行另一回合的擴散區隔,如此經歷非常多次的擴散步驟,才能提煉出 90% 以上高純度的鈾 235。

利用氣體擴散以區隔同位素的方法,使提煉鈾 235 的進度極緩慢且價格昂貴。曼哈頓計畫曾在田納西州橡樹嶺設立了分離 U235 的氣體擴散工廠,這工廠在二次大戰期間僅生產了約 50 公斤的 U235,只夠一枚原子彈所需。後來這顆原子彈就直接投入戰場,連事先應該做的核子試爆都因苦無核料而作罷。

就鈽 239 的取得而言,雖然鈽 239 不存在於自然界,卻可在核反應器中利用鈾 238 為原料,經過一系列核反應後生產出來。因此鈽 239 是一種人造的元素,它的半衰期是二萬四千年,非常穩定,但當鈽吸收一中子後,就會發生核分裂並釋出中子,與鈾 235 的核分裂反應非常類似。

核反應爐所用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鈾 238,因此核能電廠的反應爐是製造鈽 239 的最佳場所。又由於鈽與鈾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元素,化學性質迥然不同,因此從核反應爐的燃料中取得鈽就比較簡單,只要利用化學方法便可把鈽從鈾中分離出來,其困難度遠低於自鈾 238 中分離出鈾 235。二次大戰末期在華盛頓州亨佛所興建的核反應爐,就是專為生產鈽 239 而建造的。曼哈頓計畫所製造的三顆原子彈中,兩顆以鈽 239 為核料,另一顆以鈾 235 為核料。

原子彈的構造

原子彈含核料、中子源、炸藥、起炸裝置和彈殼等5部分。原子彈設計的最大關鍵是,在備用狀態時炸彈內的核料不能比臨界質量大,必須化整為零,分散成數塊安置在彈殼中。當要它爆炸時,再化零為整把這些分散的數塊合併成一塊大於臨界質量的整體。

鈾原子彈內有大、小各一塊的鈾核料,其中任何一塊都小於臨界質量。較小的一塊鈾做成圓柱體,內部裝有中子源,較大的一塊做成圓球體,但沿其中心線挖空一圓柱,這個空缺的尺寸剛剛好可讓較小的一塊鈾塞入以構成一實心圓球,若兩者合成一圓球,核料的質量就會大於臨界質量。欲引爆原子彈時,以化學炸藥的爆炸力把鈾圓柱射入鈾球,二者瞬間結合成實心球體,其質量達到臨界質量,在中子的澆淋下,便引發連鎖核分裂反應。反應可在不到幾分之一秒的瞬間內完成,產生巨大的爆炸,同時釋放出大量的光、熱與輻射。

鈽原子彈的中央有一球狀的鈽核料,內部含中子源,鈽的四周裝置化學炸藥。引爆時,化學炸藥爆炸所產生的巨大內向壓力,可向內壓擠鈽,使鈽達到臨界質量以上,連鎖核分裂反應於是產生,瞬間產生威力極為猛烈的爆炸。

原子彈問世的經過

原子彈研發時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萌生了製造原子彈的念頭,原子彈的問世左右了戰局,兩者交互影響,交織在同一套歷史脈絡中。在這一歷史的足跡中,我們可以看到核能與核武研究快速成長的來龍去脈。原子彈問世經過的大事年表如下。

1932 年英國物理學家查兌克(James Chadwich, l891-1974,1935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發現中子。由於中子不帶電,不受原子核所帶正電的排斥,可輕易擊破原子核。中子被發現後,立刻成為原子核研究的最佳利器。

1934 年費米以中子為射彈,撞擊許多元素,當他以中子撞擊鈾時,赫然發現其反應方式與當時熟知的核蛻變迥然不同。

1938 年居禮夫人重複中子撞擊鈾的實驗,她認為得到的裂片可能是原子序 57 的元素,提出鈾 235 所進行的反應是分裂式的看法。

1939 年德國政府下令禁止捷克斯拉夫出售鈾原料,並暗中開始進行核武器的研發,這一舉動引發居留美國的科學家對德軍的戒心。

1939 年 10 月,愛因斯坦上書羅斯福總統,提出納粹德國企圖研發原子彈的警告,呼籲政府應密切重視當時科學界核分裂研究的進展,並應編列經費支援核分裂的研究,勿讓德國搶先。但並未立刻獲得政府的重視,官方的回應只是開了一次會並提交一份委員會報告,便告結案。

1940 年科學家發現以中子撞擊鈾 238,鈾 238獲得一中子後會再經歷一系列的核反應,產生人造元素鈽。

1941 年科學家實驗發現鈽原子受中子撞擊後會分裂並再釋出中子,其行為類似鈾 235 的核分裂反應。

1941 年 10 月,科學界終於說服羅斯福總統採信以核分裂製造武器的可行性,撥發巨款投入製造原子彈的研究工作。

1941 ~ 1943 年,哥倫比亞大學一批物理學家從事鈾的氣體擴散實驗研究。

1942 年 10 月,美國官方正式啟動核武發展計畫,投入 50 億美金的經費,成立曼哈頓計畫,由格洛夫斯將軍領軍,並挑選具領導長才的理論物理學家歐本海默擔任科學部門的主任,負責設計與建造核子武器。計畫團隊網羅了許多頂尖的科學家,諸如波爾、查兌克、傅瑞許、費米及費曼等一時之選。實驗室場址選在新墨西哥州沙漠裡的一處偏僻高地上,稱為洛薩拉摩斯實驗室,實驗室規模非常大,工作人員達數千人,計畫的分工很細,當時工作人員能知道計畫全貌的人寥寥無幾。

1942 年 12 月,芝加哥大學費米領導的研究團隊建造全球第一座核反應器,首次做出可自行持續的連鎖反應,這實驗的成功對美國研發原子彈注入一劑強心劑。

1943 年美國陸軍於田納西州橡樹嶺建造分離鈾 235 與鈾 238 的氣體擴散工廠,工廠規模宏大,單為了容納成千上萬個擴散器,建築物本身就長達 800 公尺、寬 200 多公尺。二戰期間,這工廠總共提煉了 50 公斤高濃度的鈾 235。

1945 年夏天,提煉出來的鈾 235 數量已達製造一顆鈾原子彈的需求量。

1945 年 5 月,提煉的鈽核料已夠製造一顆鈽核彈來進行臨界質量的核爆試驗。

1945 年 5 月 8 日,德軍投降。雖然德國的核武威脅宣告解除,但美國卻沒有因此而中止原子彈的研發。由於仍處於與日本的激烈作戰中,原子彈計畫照常進行。

1945 年 7 月 16 日,史上首次核彈試爆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沙漠試驗成功。這顆綽號「瘦子」的原子彈以鈽為核料,引爆後發出一道眩目閃光與一陣駭人的 10 億度高溫,一團巨大火球升上八千公尺高空,把沙漠燒成焦土,甚至連美國西部幾州都聽到巨大的爆炸聲響,其驚人的威力遠超出人們的想像,與二萬噸黃色炸藥相當。

1945 年 7 月 26 日,美、英、中三國聯合發表「波茨坦宣言」,勸日軍投降,日軍卻置之不理,杜魯門便下令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1945 年 8 月 2 日,廣島被美軍選定為原子彈襲擊的目標,這項決定是基於兩項考量。第一、美軍想了解原子彈爆炸所造成的殺傷力,當時廣島是未曾受到美軍傳統炸彈轟炸的少數城市之一,因此若以原子彈襲擊廣島,原子彈的威力能明確地測量出來。第二、廣島是日本的重要港口與軍事司令部,是戰略目標。

1945 年 8 月 5 日,美軍伊諾拉‧蓋 B29 重型轟炸機完成原子彈的裝載作業。這顆原子彈綽號叫「小男孩」,由鈾 235 做成,整顆炸彈總重四萬四千公斤。這顆鈾彈威力與一萬二千噸的黃色炸藥相當,或相當於四萬四千顆傳統炸彈同時爆炸的威力。

1945 年 8 月 6 日上午 9 點,伊諾拉‧蓋轟炸機飛抵日本廣島,在上空六英里處投下「小男孩」原子彈,43 秒後原子彈在 450 公尺高度的上空爆炸,立刻造成一團巨大高溫火球與滾滾蕈狀塵霧。火球亮度比太陽高 10 倍以上,蕈狀雲向空中捲起約一萬三千公尺,位於火球正下方戶外的民眾瞬間被蒸發,連遺骸都看不見,方圓一公里內的居民完全被燒死。

爆炸同時引發衝擊波向四面八方傳開,衝擊波所經過的地方,建築物全被震毀,方圓5公里的範圍內幾被夷為廢墟,又一次造成人員更大的傷亡。接著爆炸所產生含高輻射的蕈狀雲,擴散開來形成黑雨,輻射塵隨雨降下污染人體,又使倖存者後遺症不斷,受害者層面更加擴大。原來人口有 40 萬的廣島,爆炸立即造成 14 萬人死亡,並有 14 萬人受傷,其後五年內死亡人數持續增加到 20 萬,占原有人口總數的一半。原子彈襲擊後的廣島,淪為人間煉獄。

1945 年 8 月 7 日,日本高層全面封鎖廣島遭原子彈襲擊的消息,以避免動搖人心。

1945 年 8 月 9 日,鈽原子彈綽號「胖子」襲擊日本長崎,炸彈威力相當於二萬二千噸黃色炸藥。當時長崎居民有 28 萬人,當場死亡居民達七萬人,另有七萬人在五年內相繼身亡。這次爆炸毀了長崎一半的人口,至此日本已無力再戰。

1945 年 8 月 14 日,日皇宣告無條件投降,二顆炸彈終於結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核武時代的降臨

原子彈可瞬間摧毀整座城市並結束數十萬條人命,其存在對全體人類構成巨大的威脅。二次大戰結束後,原子彈所引發的悲情,理應喚醒全人類不要再擴充自我毀滅性的軍備,但沒想到戰後以美國與蘇聯為首的兩大勢力,彼此叫陣與對抗的局勢節節升高,使全球又陷入冷戰。非戰非和亦戰亦和的詭譎局勢,使各國爭先恐後發展核武並擁核自重,全球便如火如荼再度上演一場核武競賽秀。

首先蘇俄步美國後塵,在原子彈的製造研究上急起直追,1949 年成功造出原子彈。美國為了保有核武的領先優勢,更進一步研發核融合技術以製造威力更大的氫彈,1952 年美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1953 年英國傳出製造出原子彈的消息。這期間蘇聯在軍備的競賽上也不遺餘力,1953 年隨即製造出氫彈。法國在1960 年自製原子彈成功,奪得擁有核武國家的第四名。到了 1964 年,中國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成功,搶得核武競賽的第五名,之後又有幾個國家陸續加入擁有核武器的俱樂部。

在冷戰期間,敵對的兩大陣營所擁有的核武器數量,已足夠摧毀整個地球,核武擴散的嚴重性已對全人類構成莫大的威脅,使全球籠罩在可怕的核戰陰影中。根據 70 年代可靠資料,美、蘇等國核武器庫存量的 1/80,就足以毀滅全體人類。

另一方面在發電等和平用途上,核能是極具潛力的能源。戰後各國紛紛設立核能電廠,在原油日益枯竭但需求量日漸增加的今天,核能似乎已是人們無法拒絕的能源。

科技的發展應為人類帶來福祉與進步,但若誤入歧途做不當的使用,卻可帶向毀滅,人類應拿出智慧與理性做有利的抉擇。距二次大戰結束已達 61 年的今天,人類應牢記戰禍的教訓,認清互助和平共存才是永續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