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穀類、膳食纖維與糖尿病之間的研究,在營養學上已有諸多結論。例如增加飲食中的全穀類及穀類纖維的攝取,可降低糖尿病發生率。又如飲食中的膳食纖維,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餐後血糖、胰島素分泌和降低血脂質。臺灣生產最多的穀類就是稻米,米麩是碾製白米時從糙米上掉下來的部分,也是稻米儲存油脂及膳食纖維的地方,因此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營養素。
米麩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一直沒有被善加利用。這是因為米麩離開米粒後,性質變得很不安定,會急速氧化,產生酸敗,導致快速變質。為了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與預防酸敗,研究人員從特定品種的臺灣糙米中取得米麩後,先以高溫高壓處理,然後才開始製造米麩穀粉。一般以為,食物經過高溫高壓處理後,易有營養流失、酵素遭破壞的問題,米麩穀粉是否也如此呢?頗令人驚喜的是,米麩穀粉依舊保有很好的效果。
美國糖尿病協會把糖尿病分成第一型、第二型及其他型,其中第二型占 90%,這類患者通常在成年後才罹病,這是邀請第二型糖尿病成年患者進行實驗的原因。糖尿病對國人的健康威脅很大,是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第四大(前三者是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而且容易造成急性和慢性併發症,是導致國人心臟病、中風、失明、截肢和尿毒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糖尿病無法根治,只能盡力改善,食用新開發的米麩穀粉可改善血糖、胰島素及血脂質濃度,應是糖尿病患者的一大福音。相關的生產技術已在我國和美國申請專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