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養殖是人類的救星
依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二○○二年的報告,全世界的漁業生產由一九九六年的一億二千多萬公噸增加至二○○一年的一億二千八百多萬公噸,但其中捕撈漁業的產量反而由九千三百多萬公噸減少至九千一百多萬公噸,而水產養殖產量則由二千六百多萬公噸增加至三千七百多萬公噸。同時期,全世界的人口由 57 億增加至 61 億,水產品的消費量由八千八百多萬公噸增加至九千九百多萬公噸,每人的年平均食魚量由 15.3 公斤增加至 16.2 公斤。
由以上的數據可以看出,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對水產食品的需求節節上升,但海洋漁業所能提供的幾乎已達極限,今後必須依賴水產養殖才能滿足人類對水產食品的廣大需求。
人類從事水產養殖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早期靠撈捕野生魚苗放養在天然的池沼裡,利用天然的餌料進行粗放式的養殖。一直到一九六○年代以後,利用人工繁殖種苗以及配合飼料的現代化水產養殖才快速興起,例如吳郭魚、鯰魚、嘉?魚、石斑魚、鮭魚、草蝦、白蝦等的養殖,已成為許多國家養活人民和賺取外匯的重要產業。
但由於過度開發,在不少國家已發生濫伐紅樹林、過度抽用地下水、海水入侵以及沿岸水質優養化等不良後果,對生態環境造成相當大的負面衝擊。因此,紓解過度的陸上水產養殖已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海洋箱網養殖潛力無窮
海洋約占地球表面積的 71%,因此擁有廣大的水域可供發展海洋養殖。在日本、挪威、智利、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西班牙、希臘、澳洲以及我國,海洋養殖相當發達。海鮮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優質青魽魚參、紅魽魚參、嘉?魚、石斑魚、比目魚、鮭魚、黑鮪魚、赤鰭笛鯛、海鱺、黃?魚參,有不少是海洋箱網養殖的傑作。
箱網由浮框、錨碇以及網袋構成。浮框是浮在水面上的框架,有方形或圓形,用於支撐網袋並兼作工作平台,方形箱網的大小分為 10 米(長)× 10 米(寬)× 8 米(深)、6 米 × 6 米 × 6 米、3 米 × 3 米 × 3 米等,並串聯成多口箱網系統,圓形的有 12 米(直徑)× 8 米(深)、16 米 × 10 米、20 米 × 12 米等。使用混凝土塊做成的錨碇塊,以鐵鍊、鋼絲線、尼龍繩及特多龍繩作繫纜繩,牢牢抓住箱網。網袋是魚兒的天堂,網袋上面加有覆網,以防魚兒躍出,網袋的網目大小隨著魚的成長而加大。
為避免箱網遭受強風大浪的破壞,以往選擇在內灣水域設置箱網,但經過長期間的養殖後,常造成底質惡化、水質優養化,進而造成有毒藻類大量繁生,形成赤潮,因此現在朝向外海發展。
外海的海流較強,較易沖散養殖殘餌以及魚的排泄物,有利於維持良好的養殖環境。目前許多漁業先進國家均競相研發外海箱網養殖技術,我國已研發成功可沈式箱網,當颱風來襲時可把箱網下沈至水面下八至十公尺,避免強風大浪的破壞。
鮭魚箱網養殖是海洋養殖最成功的例子,二○○○年全球的產量高達一百五十四多萬公噸,占鮭魚總產量(包括野生鮭魚)的 66%。挪威是鮭魚養殖的龍頭,二○○○年的產量占全世界養殖鮭魚產量的 43%。在二十多年之間,挪威的鮭魚養殖產業由零開始,現在已建立高科技化、自動化的養殖科技以及嚴謹的管理體系,進行企業化、工廠化生產,是海洋水產養殖的最佳典範。
臺灣大力發展箱網養殖
臺灣從一九七○年代開始在澎湖地區推動海洋箱網養殖,但由於當時的相關技術尚未成熟,因此到一九八○年代尚局限在澎湖內灣水域進行小規模養殖。一九九○年代以後,由於草蝦養殖發生病害問題,以及池塘養殖抽用地下水而造成地層下陷,導致陸上養殖日益困難,另一方面日本、挪威等國的現代化海洋箱網養殖已相當成功,於是政府開始大力推動在澎湖及屏東外海的箱網養殖。
臺灣在地理位置上雖然受到颱風的威脅,但海流、水質、水溫等其他環境條件則有利於發展箱網養殖,高水溫期較長有利於魚的成長,海流略強則可避免發生赤潮及養殖場老化。因此,近幾年來台灣的海洋箱網養殖發展極快,目前主要的養殖種類包括海鱺、龍膽石斑、點帶石斑、紅魽魚參、赤鰭笛鯛、黃?魚參、嘉?等,年產量約五千五百公噸。
經過幾年的養殖比較後,養殖業者已迷上海鱺。海鱺成長快速,孵化的魚苗經一年養殖可成長至六公斤左右,相較之下鮭魚則需約二年始可達五公斤。其次,海鱺的抗病性強、肌肉屬白色系、肉質鮮美又富含 EPA 及 DHA,已贏得國際市場的青睞。在產官學研界的共同努力下,臺灣已確立海鱺的完全養殖技術,也就是可以完全掌握海鱺的生活史,由人工繁殖的魚苗再培育成種魚。
試驗結果發現,在池中育成的種魚達二歲以上即能自然產卵,孵化的仔魚經 30 ~ 40 天的培育,體長可達八至十公分,再經 25 ~ 30 天的中間育成,可成長為體重約 30 公克的幼魚,然後移到海上箱網養殖,經八個月左右體重可達六公斤上下,從中間育成開始就可以完全使用人工粒狀飼料養殖。基於以上的優越生物特性,海鱺已成為臺灣海洋箱網養殖的主要魚種,是眾所注目的養殖明星。
箱網養殖需高科技支援
箱網養殖的主要流程依序為種魚培育、育種、種苗生產、中間育成、箱網養成、收穫、加工、行銷,每一環節均需堅強的科技研發作為後盾,才能迅速反應市場與產業需求,建立相關的關鍵技術。
為培育優良的品種以供養殖,須利用遺傳標識技術加速選種、育種。其次,須運用聚合酵素鏈反應等生物技術,以便建立快速檢驗種魚、受精卵、魚苗、餌料生物以及飼育水與設施是否帶有病原的技術。此外須研發高營養價值餌料生物的大量生產技術,以利生產不帶特定病原的優質種苗。
在中間育成與箱網養成階段,掌握病害防治及投餌是最重要的技術。以挪威的鮭魚箱網養殖為例,一九八○年代主要使用抗生素防治病害,一九八七年的用量曾高達 48,570 公斤,造成養殖產品發生殘留藥物及病原抗藥性等問題。自一九九二年成功開發疫苗之後,已大幅減少抗生素使用量,目前已幾乎不再使用,因而大幅提升養殖效率及產品品質。
我國的相關學研界目前也正積極從事海鱺疫苗的研發。其次,飼料支出約占箱網養殖成本的 60%,因此從魚的營養需求、飼料配方、飼料原料、飼料製造及投餌技術等方面著手,以改善飼料轉換率、成長率、肉質、肉色,進而強化抗病力,降低飼料成本,並減輕排泄物對環境的衝擊,都是很重要的工作。
此外,加強箱網養殖工程及自動化系統研發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我國已成功開發可沈降式箱網,但為因應不同養殖場的環境需求,尚需加強箱網系統的整體性規劃與相關技術研發。除重視安全性外,操作方便性及設施成本均需加以考量,如此才能確實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箱網的新材料、深海域的箱網系統、多功能工作船、自動投餌系統、攝餌自動監測系統、水中魚體大小與行為自動檢測系統、防盜自動警示系統、以及養殖場水質與底質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等都是需加強研發的項目。
再者,加強研發高附加價值、多樣化產品以及開拓市場也是當務之急。以國際市場為導向,加強引進尖端生物科技,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高品質產品,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建立永續箱網養殖產業
海上的箱網如同人工浮魚礁也具有聚魚的效果,加上箱網養殖的殘餌會引誘野生魚覓食,因此在箱網養殖場附近,配合發展海中造林與種苗放流,可加速殘餌與排泄物轉化融入食物鏈,提高海洋的生物生產力,對於培育漁業資源有相當的助益。
但生態保育人士對於箱網養殖有不同觀點,擔心養殖的魚在遺傳上與野生同種魚可能有差異,又可能帶有病原,如果箱網中的養殖魚因箱網破裂而大量逃出,恐將影響同種野生族群,造成基因污染或病原擴散。因此,加強養殖魚的檢疫防疫以及開發不孕種苗,已成為相當重要的課題。
為建立海洋箱網養殖成為生活、生態、生產兼顧的永續海洋產業,除需要積極加強以上所述的措施外,營造更佳的投資環境及管理制度也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首先,加強修訂有關法規並落實執行,例如海上箱網養殖的漁業權、工作船、工作平臺、活魚運搬船、海上活魚交易、養殖場廢棄物、防疫、養殖場環保、安全防護;就產業發展的實際需要,加強修訂獎勵旗艦公司或大型公司等方面的法規與制度,並落實執行,以期進一步改善投資誘因,奠立永續發展的基石。
其次,須加強箱網養殖環境的監測與維護,投餌作業產生的殘餌、魚體的排泄物、維修箱網產生的廢棄物、宰殺魚隻的放血都需加以有效管理,才不致對周遭的生態系造成負面衝擊。因此需建立長期性的生態系監測與管理系統,掌握水質、底質、微小生物相以及指標生物的動態變化,並建立預警系統,以利產業的健全發展。
同時更需要加強建構產品的完全履歷追蹤體系,從種苗生產到產品送達消費者,都需進行線上品質檢驗管理,以便產品可以完全追蹤,並確保上市產品的衛生、安全與美味。避免發生類似去年初美國科學期刊報導箱網養殖鮭魚體內殘留較高多氯聯苯和戴奧辛的事件。
此外還須積極推動保險制度,保險是穩定產業發展的重要一環,建立標準化、高效能的箱網設施系統與施工程序以及養殖管理方法,並建立作業紀錄資料庫,進行系統性經濟分析,都是推動保險制度的必備條件。
海洋箱網養殖扮演著提供人類優質動物性蛋白質糧食的重要角色,因此成為世界各海洋先進國家競相發展的產業。台灣具有發展海洋箱網養殖的優越地理條件,並擁有先進的水產繁殖與養殖技術以及發達的周邊產業,在產官學研界的積極努力下,已初步建立以海鱺為主力養殖魚種的海洋箱網養殖產業。
今後亟需積極整合相關學門的研究資源,加速技術創新,並建立周全的法規與制度,以營造卓越的海洋箱網養殖投資環境。如此一來,臺灣很有希望成為亞熱帶與熱帶海洋箱網養殖的重鎮,進而帶動國內相關海洋科技與水產生物科技產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