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不同時代的標準體重與身材

走過不同時代的標準體重與身材晚上十點鐘,打開電視機,某位名節目主持人與來賓正在談論瘦身話題,轉至另一台,則是某位營養師在示範如何調理瘦身食譜,再轉至另一頻道,星座專家正講解各星座減肥失敗的原因,購物頻道則密集販售減肥食品、健身器材,新聞頻道才剛報導某位名人代言的食品,誇大其減肥效果,被衛生單位取締。這是平日打開電視機常見林林總總有關減肥、瘦身的節目,相信對大家而言都不陌生。

除了電視之外,報紙上也不乏名人或美女代言各式各樣的減肥瘦身廣告。不可諱言,減肥、瘦身、塑身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早已化為實際行動,並與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了。但是自己真的過胖嗎?請試著利用以下由衛生署提供的標準體重計算公式,算算看自己應該減肥嗎?理想體重公式:(身高以公分為單位)
男性理想體重 =(身高-80)× 0.7
女性理想體重 =(身高-70)× 0.6
標準體重:體重在理想體重 ± 10% 範圍內
體重過重:體重超過理想體重 10%
肥胖:體重超過理想體重 20%不可否認,肥胖已成為大家談論不休的話題,它的發生、過程、危險及治療,全都成為營養師、醫師、美容美體師、記者、廣告業者、以及江湖郎中眼中有利可圖,值得大大關心的事。但是豐盈與削瘦在不同的時代裡,會因觀念的改變而有不同的偏好,有時視肥胖為美,有時則崇拜輕盈,因此,什麼是「美」?什麼又是「標準身材」、「標準體重」?實無一定的標準。

就西方歷史發展來看,在新、舊石器時期的女神,通常是母親的形象——壯碩肥美。這些臀部肥大、脂肪過多的女體,看來具有超凡的繁殖能力,象徵著農牧社會裡的「富饒」與「多產」。

西亞文明仍是一個崇胖尚肥的文化,因為肥胖最討得神的歡心。不過在尼羅河畔的古埃及文化裡,並不流行臃腫肥胖的身材,上至貴族下至平民都喜歡纖瘦的身材,當時就發明一些美體祕方教人如何瘦身。根據古埃及的傳統,人的身材要美,祕訣在於對外部肌膚的保養,因此,按摩、水療、以及各種塗抹膏劑在埃及的生活中變得相當重要。

有趣的是,人類發展到古埃及文明,首度否認臀脂肥厚的審美觀。昔日為符合神話裡的理想,讓女人在身上囤積厚厚一層脂肪,但在尼羅河文明裡,女體的服務對象是人,這項改變讓人類的審美觀起了根本的變化。這種高雅、纖細的身體線條流行了兩千多年,一直到羅馬人征服古埃及後,崇尚圓潤體態的風氣才又重新登場。

現今的塑身、減肥常講求「比例對稱」,這種強調比例對稱與協調的審美觀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人。根據當時哲學家的看法,美的認知是建立在可觸摸的世界裡,這個觀念和存在於大自然中萬物的體積、面積息息相關,因為只有這個才能提供沈思者冥想「美」的人一些可信賴的指標。換言之,「美」之所以能引人注目,前提是它能被感受、被觀察、被標準化,凡是能細膩、完善地統合一個整體的各個部分細節,就是「美」。

古希臘人認為一切的美都在於「比例」與「數目」的微妙作用,一直到文藝復興的時代,「比例」的問題一直是「美醜」的關鍵。比例和數目造成某些聯繫,從這聯繫產生了明確的、基本的形狀、對稱以及和諧的視野。所謂的「黃金比例」是經過數學演算所獲得的成果,人的身體像是一套密碼,其奧妙盡是在數字與數字間的交互作用。

古希臘的人體結構學家與數學家,首先把中指指間到手腕的距離定義為一單位,這樣的話,胳臂的理想長度是 4 單位,而腿是 5.5 單位,頭、頸、軀幹則分別是 1.5、0.5 與 3.5 單位,人的身體如果合乎這個標準,它的外觀應該是相當修長的。因此,古希臘人眼中的美女應該是腰臀狹窄、乳房堅挺、容貌秀美、活力充沛、氣質高雅、肌肉結實,甚至具有運動員的體態。

強調具有黃金比例的身材,在古羅馬並不受歡迎。古羅馬人最怕的就是變瘦,因為身體變瘦會招來旁人猜忌的眼光:是不是病了?是不是歇斯底里?生活窮困潦倒?染上痲瘋?還是信奉異端的基督徒?當時典型而「正常」的古羅馬人,應該是活潑開朗、渾身贅肉、好發議論、滔滔不絕、喜歡大吃大喝,水桶腰、啤酒肚代表了社會地位的崇高,如果再穿上綾羅綢緞,就更受人尊崇了。

所以,擁有圓滾體態就是認同既有的價值觀,合乎古羅馬社會的標準。更進一步來說,體態臃腫意味著對傳統價值的堅持,代表國運昌隆,以及對羅馬皇帝的效忠。對古羅馬人而言,身材美並不是要練成運動員似的一身肌肉。標準的古羅馬美女應該是環肥而非燕瘦,腰臀要儘量肥碩,胸部要越大越得讚賞,像是顆圓滾滾的大肉球,在古羅馬人眼中才是女性美的典範。

中世紀時代,大家對女性美的觀念應該是纖瘦、四肢細緻、胸部挺實但不能大。可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男人就很不一樣,他們喜歡壯麗的美,女人最好體態柔腴,臉頰圓潤,雙下巴,有寬厚的胸膛、圓柱型的身材。文藝復興時期的人也與我們現在相似,認為女性美不只需要看體重與腰圍而已,還得注意臉部五官線條以及身體各部分的比例和形狀。

在 14、15 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對於「美」的概念會有如此的轉變,與發現新大陸一事有密切關係。那時歐洲人擴充了他們對於「自然」,甚至是對自己的認知,個人意識興起,「個人」成為整個宇宙的中心點,進入一個講求理性、平衡、和諧、秩序與邏輯思維的時代,每個元素先按照精確嚴謹的規律組合起來,最後就能產生柔美優雅的曲線。「肥碩即高貴」的審美標準,就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對於女性美的認知了。

但是到了 18 世紀下半葉,特別是在法國,時尚又開始講究纖細的體態。為了讓自己上半身更纖巧結實,女人們開始用鯨鬚束身,讓上半身變得更修長,修長的身材是當時法國宮廷內最時髦的標準體態。19 世紀浪漫主義盛行的年代,蒼白、纖弱、肌膚光滑細緻、心不在焉、表情憂鬱,如煙霧般輕飄飄又病懨懨的女性才是真正的美女,這時崇瘦的風氣又回來了。到了 20 世紀,人們更有一個牢不可破的迷信:削瘦的女人會發出令人無法抗拒的魅力。

這股追求「苗條」的風氣,至今尚未停歇。科技、經濟、社會與文化的發展,大大地改變現代人的體格以及對「美」與「肥胖」的詮釋。

隨著營養與健康狀況的改善,現代人們平均身高比一百多年前多出十幾公分。現代的人身高變高,軀體變長,可以從鏡子裡看到自己全裸的身體,利用體重計觀察體重的變化,甚至還可以利用體脂肪機測量體內的脂肪比例。也就是說,現代人們可以對自己的身體品頭論足,再加上媒體不斷地傳送瘦身減肥的訊息與削瘦身材的圖像,以及專業醫學界人士的背書,不厭其煩地傳達「瘦即是美」、「比例勻稱」的審美觀,讓大家不得不對自己的身體產生責任感。

結果只要自己的身材或體重一偏離時尚認定的標準,就開始憂心忡忡,想盡辦法解決問題。因此,在現今社會裡,「體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複雜了,控制體重意味著現代人要有錢有閒,用更大筆的金錢購買低脂低卡食物,花更多的時間做運動,甚至是利用醫學進行治療。

我們應該想想:社會上要我們擁有何種模範體態?自己能接受的身體又是何種體態?是合乎衛生署提出的標準體重呢?還是骨瘦如柴的模特兒身材?當自己在減重瘦身之前,還是請您用公正適當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的身體。不要忘了,時代不同,文化不同,我們現在認為美的,後人未必就覺得美,審美的標準不是一成不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