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種原保存

家畜種原保存生物多樣性泛指地球上所有形式的生物體及其所接觸的所有層次的生物組織,包括基因(gene)、物種 (species)與生態系 (ecosystem)三個層次的多樣性。1992 年 6 月 15 日,全世界 175 個國家與經濟體在里約熱內盧共同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公約第一條包含三大目標:保育生物多樣性、永續利用其組成、公平合理分享由生物多樣性遺傳資源所產生的利益。

《生命世界:永續之鑰》一書作者拉文(Peter H. Raven)提到,臺灣的生物有四分之一是全球其他地方沒有的,而另外四分之三的物種遺傳特徵也非常獨特。臺灣的特有物種比率在哺乳類約為 71%、鳥類 17%、爬蟲類 22%、兩生類 31%、淡水魚 19%、植物有 25%、昆蟲更高達 60%。

臺灣陸域土地僅占全球的萬分之 2.5,但物種數量卻達全球的 25%,是所有國家平均值的 100 倍。而臺灣海域海洋生物的物種數更是平均值的 400 倍,種數可達全球總數的十分之一。我國自民國 76 年開始建立家畜禽種原庫並進行種原利用計畫,其中小型豬、桃園豬、水牛、黃牛與黑山羊被列為家畜種原保存最主要項目。

小型豬:選育的小型豬包含蘭嶼豬、畜試迷彩豬與畜試花斑豬。蘭嶼豬,1980 年由蘭嶼引進,外表特徵是耳尖且直立,5 月齡體重不及 20 公斤,成熟體重少於 70 公斤的迷你型豬種。體軀呈長方形,皮膚毛色是黑色,被毛具光澤,毛質短而黑,頸部起至背部有剛毛,背部些許凹背,四肢粗短強健,腳呈X字形,腳掌貼地,尾巴常不停地擺動,像似趕蒼蠅。

畜試迷彩豬具有 50% 蘭嶼豬與 50% 杜洛克豬血統,是經全同胞兄妹配種選育而成。仔豬耳小豎立,體軀兩側呈棕白條紋相間,腹部是白色,5 月齡時體色逐漸淡化成灰白色。畜試花斑豬是隔離自黑色蘭嶼豬群,且具白色斑的個體,經半同胞與全同胞配種選育而成。這二近親品系性早熟、體型小、遺傳表現穩定,符合醫學研究對於實驗動物品質的要求,也常在休閒農場做為觀賞用。

桃園豬:桃園豬保存歷史最早,是由先民自中國大陸移入,經過臺灣多年自然適應與人為擇優汰劣後,已演變成台灣本地在來種的代表。民國 60 年代臺灣企業化養豬興起,LYD(Landrace 藍瑞斯、Yorkshire 約克夏、Duroc 杜洛克)三品種肉豬生產方式被多數業者採行,桃園豬在豬種改良上扮演的角色逐漸沒落,至今純種桃園豬已不復多見。

桃園豬的特徵是頭短而肥滿,顏面平廣且皺裂明顯,耳厚大前垂,鼻寬,鼻鏡黑且鼻孔大,背毛少且粗,腹大下垂,尾根扁平膨大下垂且有環狀皺紋,四肢粗短強健、臥繫,蹄大且分蹄明顯,但後肢飛節以下向前傾斜,繫節弱支持體重也弱是牠的缺點。

黃牛:黃牛輸入臺灣遠較水牛為早,在漢人移來之前已有西部海岸平埔族飼養黃牛的紀錄。秦朝時(221 ~ 207 B.C.)就有華南肩峰牛存在於臺灣、香港、海南島等地。臺灣的牛早在西元六世紀就自大陸跟隨先民移入,但仍屬小規模,大量移入是明末先民來臺墾荒時,因此推估黃牛品種形成至少 400 年。

黃牛被毛短而密,毛色是不同深淺程度的黃、黑、褐、紅、白色與混合色。毛色較深的部位多在面部、頸部、肩部、後腿、四肢前緣、肛門及外陰部一帶,毛色會隨季節轉涼而變深,而腹部、四肢內側及後腿後緣的膚色比其他部位白。角短而薄,角根皺摺粗糙,角呈暗灰色,尖端近黑色。耳小而薄,呈水平狀,鼻鏡黑色,鼻鏡及口周圍的顏色較白。有肩峰,公牛的肩峰比母牛發達。胸部有垂皮,腹部則無垂皮。公牛的包皮甚短,陰囊貼近身體。乳房小,腳脛纖細,蹄暗褐至黑色。

黑山羊:早在元朝,臺灣西岸沿海及澎湖地區就有飼養黑山羊的記載,引種過程應是先民自中國大陸華南地區移入,逐漸繁衍而成。雖然東部地區曾發現可能是由東南亞傳來的棕色山羊小族群,但近年來已近絕種。臺灣黑山羊毛色是黑色,體型較外來品種小,顎下有長鬚,成熟時不論公、母都有鬍鬚與角。皮較厚,體質強健,耐粗飼,抗熱性強。繁殖力也佳,季節性發情不明顯,每年平均胎數多於一胎,每胎平均產仔數 1.86 頭,懷孕日數平均 147 天。

水牛:全球約有一億六千七百萬頭水牛,占世界總牛數的 12.5%,其中 96.5% 生存在亞洲,主要供乳、肉及役用。經馴化的水牛主要有二種型別:一種是河川型,是水牛中的乳用品種;另一種是沼澤型,主要是肉和役用。其主要的差異在於角、軀體大小、顏色和染色體對數的不同,而臺灣水牛則屬於沼澤型。

水牛約於 16 世紀(明朝末年間)自廣東、福建沿海一帶引進臺灣。根據臺灣島史的敘述,荷蘭人在 1624 年進入臺灣島後,積極從事墾殖,把耕牛陸續引進臺灣,但並未提及耕牛的品種為何。在荷蘭人引進耕牛開發臺灣的同時,漢人也由大陸引進了水牛。據康熙三十三年(1694 年)《臺灣省誌》記載:「水牛自內地來,研蔗製糖,黃牛近山多有,取而馴習之,用以耕田駕車。」而康熙五十六年 (1717 年)《諸羅縣誌》也有「近來內地載水牛,亦漸孳生」的記載,顯示水牛引進臺灣已有三百餘年。

水牛是早期農業發展最大的動力來源之一,舉凡農耕和運輸都依賴牠們提供勞動力,因此早已成為具本土特性、足以代表農村文化圖騰的重要物種。隨著農業發展,農村勞動力需求增加,飼養頭數於民國 40 年代達到近 32 萬頭的高峰,爾後因役用功能被農機取代,頭數快速減少,至民國 93 年僅餘 4,962 頭。統計近十餘年水牛頭數下降的趨勢,約每六年減少二分之一,若依這個趨勢,在未來 15 年內,飼養頭數會減少至一千頭以下。

隨著休閒與精緻化產業的蓬勃發展,許多休閒產業期望發展具有文化內涵的特色,水牛所代表的在地精神,就成為重要的選擇之一,而「拉車」是最直接的呈現方式。由於臺灣本土文化意識日漸抬頭,當提到先民開墾臺灣的農村發展景象時,水牛的身影就不自覺地浮現在人們腦際,水牛無疑已內化為臺灣人文歷史、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生物種原庫可說是遺傳資源百寶庫,因其中蘊藏物種演化中各種已知與未知的遺傳物質,可能與人類未來福祉息息相關。生物多樣性是因物種為適應生存環境而漸漸演進而成的,是物種改良的重要依據。當遺傳多樣性愈豐富,表示該物種對環境適應性愈大,潛力也無窮。因此物種多樣性是無價且唯一的,無法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