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的免疫調節功能

中藥材的免疫調節功能中醫藥的歷史發展

早在西元六世紀前後,中醫學已傳至日本、朝鮮。七世紀初,日本天皇見中醫學先進,就派遣學者到中國學習,隨後把日本化的中醫學稱為東洋醫學、皇漢醫學、漢方醫學,中醫學成了日本的國醫,中醫學家在日本被尊為「醫藥始祖」。至於朝鮮則把朝鮮化的中醫學稱為鄉醫學、東醫學。

西元七世紀玄奘赴印度取經,中國藥物學、針灸學、脈學與延年益壽學也跟著傳入印度,被譽為「神州上藥」。中醫藥學傳入阿拉伯後,曾被譽為「伊兒汗的中國寶藏」。西元十世紀,中醫藥由阿拉伯再傳到歐洲,被譽為「天國醫藥」與「天國針術」。當時西方人用來做為保健與臨床治療的中藥已有五十多種,特別是人蔘、大黃、肉桂、川芎及茯苓。

關於中草藥的起源, 1973 年從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大批文物中,有許多關於醫藥方面的典籍。根據考證,這些都是漢文帝十二年下葬的,但各書的編撰時間最早的可能成書於春秋時期,最晚的則是戰國末年至秦漢之際的作品,這批文物是截至目前為止已知最早的醫學文獻,它們的出土對研究西漢以前醫藥學的發展具有極高價值。

其中《五十二病方》是「馬王堆」出土醫書中內容最豐富的一冊,這本書出土時本無書名,因其目錄列有 52 種病名,且在這些病名之後有「凡五十二」字樣,所以整理者就把它命名為《五十二病方》,是現存最古老的一部醫藥方書。書中很多藥物的功效和適應症,都與後世醫藥文獻和臨床實驗吻合,書中還記載了有關藥物的採集、收藏方法,反映了西漢以前藥物學的發展。

到了東漢末年,中國第一部藥典《神農本草經》誕生,據信是後漢時期魏國名醫張機、華陀所著,原書已佚,現有的各版本是經明清以後的學者考訂、整理而成。本書共記載藥物 365 種,它把漢代以前用藥經驗和藥物學知識做了系統而全面的整理,不僅為中草藥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書中更完備地記載了藥學的基本理論。

《神農本草經》共三卷,書中收載藥物 365 種,其中藥用植物 252 種,藥用動物 67 種,藥用礦物 46 種,並根據藥物性能和功效的不同,分為上、中、下三品。上品藥 120 種為君,主養命以應天,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欲輕身益氣,不老延年。中品藥 120 種為臣,主養性以應人,無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藥 125 種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多毒不可久服。這是中草藥運用史上最早出現的藥物分類法。

及至魏晉南北朝,第一部記載炮製技術的專書《雷公炮炙論》出現。書中詳細敘述各種藥物只要經過適宜的炮炙,可以減輕毒性並提高療效,進而發展出對藥物的加工修治技術。

到了唐代,由唐高宗下令英國公李責與蘇敬等 22 人主持編撰了《新修本草》,全書共 20 卷,收載中國和外國輸入藥物達 850 種,是中國第一部中草藥官方公定書。宋開寶 6 ~ 7 年由劉翰、馬志等人編撰《開寶本草》;宋嘉祐年間由掌禹錫、林億等人撰寫了《嘉祐本草》;尤以宋徽宗大觀二年由唐慎微等人主持編撰了《證類本草》最具代表性。元代,忽思慧所著《飲膳正要》,更把藥物納入飲食中,而發展出中草藥的飲食療法。

至於明代,則是中草藥發展史上集大成的時期,大藥學家李時珍對明代以前本草著作做了全面性的整理,並吸收了大量的民間藥與外來藥的菁華,撰寫了舉世公認最偉大的藥學巨作《本草綱目》。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成書於明萬曆六年,全書共 52 卷,收載藥物 1,892 種。他廢除古老的上、中、下品分類法,而把藥物以金、木、水、火、土、石、草、谷、菜、果、服器、虫、鱗、介、禽獸、人體附著物等,分成 16 部門、16 類,且對每味藥物詳盡闡述性味、主治、用藥法則、產地、形態、採集、炮製、方劑配伍等。

之後,清代的趙學敏對民間藥做了廣泛搜集和整理,於西元 1765 年刊行《本草綱目拾遺》。到了嘉慶年間,吳其濬所著的《植物名實圖考》收集並描繪了一千七百餘種植物品次,是 19 世紀中草藥發展史上最權威的巨作。

近年來,中國大陸除了在其國家藥典中把中藥列入第一部之外,並於西元 1999 年出版了《中華本草》,共收載 8,980 個中草藥品項。

我國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為防偽劣中藥材流布於市面,並達成中藥材品質一致性、療效確實性及用藥安全性的目標,首先對單味藥材訂定法定規範,使中藥材品質能具備現代藥材應有的基本規格。針對每一藥材的名稱,定其學名、註其基原、性狀、鑑別、雜質檢查、含量測定、貯藏用法、用途分類、用量及注意事項,於 2004 年出版《中華中藥典》,正文收載 200 品目、附錄收載中藥基準方 200 方,俾發揮臨床療效,保障用藥安全。

中藥材

中醫藥是中國老祖先累積五千年的智慧結晶,是一門浩瀚又精深的學問,它能沿用傳承至今,必有它的長處。然而中醫藥這項人類寶貴的資產,它的內涵、應用須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因時、因地、因人制宜。對於這門老學問,也有必要重新加以體認。

中醫藥中所使用藥材分為中藥、草藥及生藥三大類。其中中藥是指有歷代中醫藥典籍做為其理論基礎,泛指收載在歷代本草中的動物、植物、礦物,經過加工、炮製、去除毒性等過程所製成的中藥飲片,大多以乾品型態呈現,且通常是以複方給藥做為醫療用途。

至於草藥,民間俗稱「青草仔」,是歷代中醫藥本草未收載的一些植物,且是以鮮品的型態被民間習俗用來醫療。不過草藥和中藥的品項的確有重疊的地方,如車前草、蒲公英在歷代本草中也有收載。

生藥是指取自植物或動物的全部或一部分,或採用其滲出物與分泌物,經簡單的加工而未精製成純品的稱為生藥,通常生藥不包括礦物性藥物。

目前有關中草藥材的分類,大致可分為清熱藥、解表藥、瀉下藥、袪風濕藥、化濕藥、利水滲濕藥、溫里藥、理氣藥、消食藥、驅蟲藥、止血藥、活血化瘀藥、化痰止咳平喘藥、安神藥、平肝息風藥、補虛藥、收澀藥、涌吐藥、解毒藥等,以下針對幾項筆者略有涉獵的中藥材加以介紹。

清熱類中藥材 

清熱類中藥材增加溫熱的逸散量或抑制發熱,有促使體溫下降的作用。

牡丹皮
【別  名】:丹皮、粉丹皮、花王、鼠姑、洛陽花、木芍藥。
【歷  史】: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中品,李時珍云:牡丹以色丹者為上,雖結子而根上生苗,故謂之牡丹,自古用根皮入藥。本品在唐代稱木芍藥,因花似芍藥之故。牡丹皮的原植物牡丹謂之「花王」,素為我國人民喜愛,有「國色天香」的雅號。
【基  源】:牡丹皮是毛茛科植物牡丹剝除木質部的乾燥根皮,全形呈圓管狀或半管狀,淡紅、白色,氣香,味微苦有麻痺感。
【產  地】:以四川、安徽產量最大,安徽的鳳丹皮品質最佳。
【化學成分】:酚類如牡丹酚及其配醣體、單類等。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辛,歸心、肝、腎三經。
【傳統藥效】:是清熱、涼血的藥物,用於調血、活血、散瘀血、消炎、解熱及具清熱瀉肝火等功用。
【方  劑】:六味地黃丸、加味消遙散等。
【藥理作用】:藥理研究顯示,牡丹皮乙醇萃取物有抗過敏作用,且牡丹酚有抗菌、鎮靜、鎮痛、降血壓、抗炎症、抑制胃液分泌等作用。2004 年有學者研究發現,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和桃仁組成的 Geiji-Bokryung-Hwan(GBH),可顯著降低肝癌細胞株的前列腺素E2 分泌量。多數的研究證實,前列腺素E2 具增加血管通透性、痛覺接受器敏感性等作用,而產生發熱、疼痛與水腫等發炎反應症狀。

穿心蓮
【別  名】:苦心蓮、苦膽草、雄膽草、苦草、印度草、金香草、一見喜、四方蓮、斬蛇劍。
【基  原】:是爵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穿心蓮的全草及葉。
【產  地】:生長在溫暖潮濕的平原、丘陵地區,主產於中國大陸廣東、福建及南亞、印度、臺灣等地。
【化學成分】:其成分有穿心蓮內酯及新穿心蓮內酯等。
【性味歸經】:莖、葉味極苦,性寒,歸肺、胃、大腸、膀胱經。
【傳統藥效】:功效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消腫止痛,主治熱毒咽喉腫痛、肺熱咳嗽及治毒蛇咬傷。
【藥理作用】:近代藥理研究顯示,穿心蓮具抗病毒、抗病原體、抗發炎、保肝、利膽、抗腫瘤、抗氧化、降低血糖、降低血壓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等作用。近年來有相當多關於穿心蓮抗發炎機制的探討,研究發現發炎的機轉是由革蘭氏陰性菌細胞壁所產生的脂多醣,經由轉錄因子的活化作用,刺激巨噬細胞產生一氧化氮和 Induct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基因的表現。

轉錄因子主要由 p50 和 p65 兩個次單元所組成,處於未受刺激狀態的轉錄因子存在於細胞質中,和抑制性蛋白質 IκB 相結合。一旦細胞受脂多醣刺激後,會導致 IκB 蛋白質的磷酸化和分解,而使轉錄因子進入細胞核與 DNA 結合,啟動相關基因如 iNOS、COX-2 的表現。穿心蓮中的穿心蓮內酯有抑制脂多醣的作用。

金銀花
【別  名】:銀花、二花、二苞花、忍冬花。
【歷  史】:其名始見於《本草綱目》忍冬項下,以忍冬收載於《名醫別錄》列為上品,金銀花初開時蕊及瓣呈白色,經二、三日後變黃色,新舊相參,黃白相映,因此稱為金銀花。清代慈禧太后把金銀花視為延年益壽的珍品,每天必飲一杯金銀花茶。
【基  原】:是忍冬科植物忍冬、紅腺忍冬、山銀花或毛花柱忍冬的乾燥花蕾,以未開放的花朵,身長,色嫩黃而鮮艷,味清香,無梗葉等雜物為佳。
【產  地】:主產於山東、河南,以河南密縣產者為佳,稱密銀花,山東產者稱東銀花或濟銀花。
【化學成分】:綠原酸、黃酮類、三類等。
【性味歸經】:性寒,味甘、辛,歸肺、胃、心、脾四經。
【傳統藥效】:金銀花是清熱解毒藥,具清熱解毒、風熱感冒、消炎、抗菌、抗炎等作用。
【方  劑】:荊防敗毒散。
【藥理作用】:近代藥理研究發現,金銀花具有健胃、利尿作用。研究顯示,金銀花水萃取物對胰蛋白瓷誘導的小鼠足部浮腫有明顯抑制作用,且可減少腫瘤壞死因子(TNF-α)在組織內的表現。

白花蛇舌草
【別  名】:歷代本草未見有關白花蛇舌草的記載,該藥材也稱珠仔草、龍吐珠、蛇舌草。
【基  原】:來源是 Oldenlandia diffusa(Willd.)Roxb.(Rubiaceae)的乾燥全草,也有記載指它是茜草科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的乾燥全草。
【產  地】:長江以南各省都有生產,全草入藥,夏秋採收。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胃、大腸、小腸經。
【傳統藥效】:主治清熱解毒、利膽退黃、止瀉抗癌、咽喉腫痛、腸痛腹痛、毒蛇咬傷,具抗病毒、抗癌、保肝等作用。
【藥理作用】:是中國南方的民間草藥,在《廣西中藥志》中就有記載,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白花蛇舌草是臺灣民間常用生藥之一,因具解毒、抗癌及保肝等功能,因此常用於與肝臟相關疾病的治療,臨床應用常與半枝蓮合用治療病毒性肝炎。2000 年的研究報告顯示,自白花蛇舌草中新發現的化合物 acyl flavonol di-glycoside 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抑制脂質過氧化產物的形成。

解表類中藥材

解表或稱發表,是發散表邪除去表證的意思。

柴胡
【別  名】:又名北柴胡、才胡、芘胡。柴胡其苗嫩可茹,苗稱為茹草,老則採而為柴,故其根名柴胡。
【歷  史】:以芘胡的原名收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
【基  原】:柴胡是繖形科植物的乾燥根。根據 2004 年出版的《中華中藥典》記載,本品是繖形科植物柴胡或狹葉柴胡的乾燥根,分別習稱北柴胡及南柴胡。
【產  地】:依產地分類,有北柴胡、興安柴胡、竹柴胡、三島柴胡等。另有,南柴胡類狹葉柴胡的乾燥根。
【性味歸經】:性寒,味苦,歸心、肝、三焦、膽四經。
【傳統藥效】:柴胡是解表的藥物,用於解表退熱,又是疏肝諸藥的向導,是治肝氣鬱結的主要用藥。
【藥理作用】:肝纖維化是慢性肝病中一種常見且重要的病徵,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無有效的西藥可治療肝纖維化。我國傳統中醫藥如小柴胡湯、丹蔘等,在肝病的臨床治療上已有悠久歷史,近年來掀起一股針對肝病的中草藥研究開發風氣。

理血類中藥材

理血類中藥材以制止出血、流通血脈或消散血瘀為其主要作用。

槐花
【別  名】:也就是槐樹的花,稱為槐花或槐花米,未熟的花蕾稱槐米,乾燥果實稱槐角。
【歷  史】: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槐花名稱見於宋代《嘉祐本草》,本品黃綠色,形如米粒大,浸水中,水染成鮮黃色。
【基  原】:本品是由豆科植物槐樹的未開放花蕾乾燥而得。
【產  地】:主產於河北、河南、山東。
【性味歸經】:性微寒,味苦,歸肝、大腸二經。
【傳統藥效】:具有涼血、止血、清熱等作用。
【藥理作用】:槐花是傳統中藥的一種,它被認為具有涼血藥作用,因此臨床上使用它治療各種出血性疾病,特別是痔瘡出血。許多的研究已指出槐花含有 rutin 和 quercetin,rutin 是血管補強劑,能保持毛細血管正常的抵抗力,減少血管透過性,可使因脆性增加而出血的毛細血管恢復正常的彈性,用於高血壓、腦溢血、血壓異常亢進及出血症的治療及預防。

補虛類中藥材

補虛類中藥材能滋補人體氣血陰陽不足,以達虛補扶弱目的。

當歸
【別  名】:乾歸、馬尾當歸、川歸、西歸、秦歸、雲歸。
【歷  史】:收錄於《神農本草經》中品,因其功能調氣養血,使氣及血各有所歸,故名。李時珍云:「古人娶妻為嗣續也,當歸調血為女人要藥,有思夫、歸夫家之意,故有當歸之名。」
【基  原】:是當歸(中國)、大深當歸又名大合當歸、本口當歸、天上當歸(日本)等的根經熱水燙後乾燥而成,是繖形科植物當歸的乾燥根。它的性狀略呈圓柱形,根上端稱「歸頭」,歸頭能破血、行血。主根稱「歸身」,身能養血。支根稱「歸尾」,尾能行血、止血。全體稱「全歸」,全用和血。以身幹枝大、根頭肥大、外皮金黃棕色、肉質飽滿,有粉質、斷面白色、有濃郁香氣味甜者佳。
【產  地】:栽培於陜西、甘肅、湖北、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其中以甘肅產者質量最好。
【化學成分】:它的成分有葉酸、維生素B12、菸鹼酸等,因富含葉酸、維生素B12,因此具抗貧血、補血作用。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辛,微苦,有麻舌感,歸心、肝、脾三經。
【傳統藥效】:當歸是補血藥,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滋養、鎮靜、鎮痛等作用。是溫性驅瘀血劑,配用於各中藥處方中。當歸能補血,常與黃耆、黨蔘等配伍,用於治血虛體弱。臨床上成為補血、調經、鎮痛的要藥。
【方  劑】:以當歸做為理血的主藥,一般人都會聯想到由當歸、生地、芍藥、川芎所組成的「四物湯」。
【藥理作用】:當歸常用阿魏酸當定量的指標成分,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於 2004 年公布的市售當歸,所含阿魏酸應在 0.03% 以上。1992 年的研究顯示,當歸中的阿魏酸也具有抑制足部浮腫的抗發炎作用。

另有研究報告指出,以當歸和黃耆組成的配方針對 BALB/c 品系小鼠進行的腫瘤植入實驗中,連續給予三周藥物後,可顯著增加小鼠體內的毒殺型T細胞和 NK 細胞,且可影響脾臟的調節型T細胞,進而促進T細胞的增生。此外,這種配方也能增加體外培養的脾臟細胞腫瘤壞死因子 TNF-α 的分泌量,顯示這個配方具有抗癌作用。

何首烏
【別  名】:首烏、地精、夜交藤根、夜合(何首烏傳)、交藤。
【歷  史】:初記載於宋朝《開寶本草》,據云:何首烏是人名,有一位名何首烏者,其祖父到 58 歲仍無子,在山中採集交藤,經道士教導,服用後頭髮變黑、變年輕,生幾個小孩,其子活到 130 歲,何首烏本人更活到 160 歲,頭髮仍黑,因此自古以來都認為此物是強壯、強精藥。
【基  原】:本品是蓼科植物何首烏的乾燥塊根。
【產  地】:主產於河南、湖北、廣西。
【性味歸經】:性溫,味苦、甘、澀,歸肝、腎二經。
【傳統藥效】:何首烏是補陰之藥,用於補益肝腎、調和氣血、強壯筋骨、滋養、補血、潤腸通便,主治肝腎不足、腰膝酸軟、遺精、耳鳴、血虛頭昏目眩、心悸、失眠、鬚髮早白,長久以來一直做為抗衰老的主要用藥。
【藥理作用】:具有瀉下作用、降低膽固醇作用、緩解粥狀動脈硬化的作用、對心臟有強心作用,以及有興奮神經系統的作用。利用何首烏水、50% 乙醇萃取物和 95% 乙醇萃取物,對小白鼠體內抗氧化酵素活性影響的探討,結果發現 50% 乙醇萃取物能顯著減緩白鼠一月齡老化現象,促進小白鼠心臟、肝臟及腦組織中過氧化?、麩胱??過氧化?及超氧化歧化?的活性。另外把何首烏 50% 乙醇萃取物進行分配萃取後,它的乙酸乙酯層最具顯著的體外抗氧化活性,如清除 DPPH 自由基及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效力。

女貞子
【別  名】:女貞實、冬青子、貞木、鼠梓木、冬青、蠟樹、虫樹。
【歷  史】:收載於《神農本草經》上品,女貞也就是「冬青樹」,它的葉凌冬不凋,青翠貞守如女性的貞操,故名。蘇恭謂:「女貞葉似冬青樹及枸骨,其實九月熟,黑似牛李子。」李時珍云:「女貞即今呼蠟樹者,果實強陰、健腰膝、明目,久服髮白再黑,返老還童。」
【基  原】:是木犀科常綠喬木植物女貞的乾燥成熟果實。
【產  地】:主產於江蘇、浙江、湖南、四川、廣西、福建等地。
【化學成分】:三類、黃酮類。
【性味歸經】:性涼、平,味甘、苦,歸肝、腎經。
【傳統藥效】:具補益肝腎、養肝明目、強筋健腰膝、補腎滋陰。
【方  劑】:二至丸。
【藥理作用】:藥理研究指出女貞子具有強心、瀉下、滋養、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杜仲葉
【別  名】:杜仲別名川仲、思仲、思仙、絲棉皮。
【歷  史】: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據李時珍謂,昔有一名叫杜仲者,因服用這藥物而得道,故名之。蘇頌謂:「葉亦類,其皮折之,白絲相連,江南謂之木棉。」
【基  原】:杜仲是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而杜仲葉是杜仲科植物的乾燥全葉。
【產  地】:主產於四川、雲南、貴州、陜西、湖北、河南等地。
【化學成分】:木質素、環烯醚??類。
【性味歸經】:性溫,味甘、微辛,歸肝、腎二經。
【傳統藥效】:杜仲葉與杜仲都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安胎、降壓、滋補、強壯和止痛等作用。
【方  劑】:杜仲丸、杜仲降壓片
【藥理作用】:近年來以杜仲葉為原料的杜仲茶已走俏國際市場,且杜仲飲料深受日本人的青睞。近代藥理研究顯示,杜仲具降血壓、鎮痛、鎮靜、強心、降低血清膽固醇等作用。杜仲葉水萃取物具抗氧化效果,以乙酸乙酯萃取後,經分離純化及質譜鑑定,發現主要的抗氧化成分是原兒茶酸。

甘草
【別  名】:粉草、甜草、甜甘草、炙草、蜜草、蜜甘。又因善解百毒兼調和諸藥的特性,有安邦定國的功效,因此又有國老的稱號。
【歷  史】:收錄在《神農本草經》上品,因它味甘,故名,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甘草被做為藥用的歷史悠久,在歐洲古代希臘人的著書中已有記載。
【基  原】:本品是豆科植物東北甘草、 西班牙甘草、新疆甘草、西北甘草、或其他同屬別種植物的乾燥根及根莖。
【產  地】:主產於內蒙古、甘肅、新疆。
【性味歸經】:性平,味甘,歸十二經。
【傳統藥效】:甘草是補氣的藥物,用於補脾益氣、潤肺止咳、清熱解毒、調和諸藥等。又甘草味甘、性平,能補脾胃不足而益中氣,對於脾胃虛弱的症狀,常與黨蔘、白術、茯苓等補氣健脾藥配伍。
【藥理作用】:在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威脅人類生命時,2003 年一群德國學者研究發現,甘草根部的主成分甘草甜素能影響不同細胞中的轉錄因子與細胞內酵素如 PKC、AKT、iNOS 等的結合,而抑制不同品種的 SARS-CoV 冠狀病毒在培養細胞中的複製。

袪風濕類中藥材

袪風濕類中藥材具有袪除肌肉和筋骨的風濕、解除痺痛、舒筋活絡的作用。

桑寄生
【別  名】:原名桑上寄生,《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本草綱目》除桑上寄生外,另增柳寄生一項,因寄生在桑樹者多,故桑寄生種類繁多。從本草淵源可知,桑寄生自古以來就不是單指一種植物,至少包括檞寄生與桑寄生等。《中國藥典》把寄生分別以檞寄生和桑寄生收載,檞寄生是桑寄生科植物檞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桑寄生是同科植物桑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
【基  原】:其來源是桑寄生科小灌木植物桑寄生的乾燥帶葉莖枝,寄生於暖地不飼蠶的老桑樹上,根在桑枝節內,自皮部抽莖而出,高二、三尺,來源有檞寄生(北寄生)、桑寄生又稱廣寄生、柿寄生、臺灣寄生、扁寄生或稱楓寄生。臺灣市售寄生類藥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檞寄生又稱黃寄生,另一類是臺灣產的桑寄生。
【產  地】:主產於廣東、廣西。
【性味歸經】:性平,味苦,歸肝、腎二經。
【傳統藥效】:功效主治袪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
【藥理作用】:藥理研究顯示,本品具抗病毒、抗菌、抗發炎、降血壓、降低膽固醇、鎮靜、利尿、安胎、怯風濕、強筋骨、治慢性關節炎等作用。2000 年有一群學者針對六種民間常用抗發炎中草藥的作用機轉,是否與抑制發炎物質一氧化氮生合成有關的研究,結果顯示大葉桑寄生的乙醇萃取物,在濃度 10 ~ 100 微克/毫升(μg/ml)時,都可明顯抑制由脂多醣和干擾素?γ 誘發 RAW264.7 巨噬細胞產生一氧化氮的生成量。

附錄

槴子的新用途